成都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解析——以溶解度为例

成都家教信息发布平台,家教信息发布平台

家教平台

初中化学中,溶解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,它描述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。以下是对溶解度的基础知识解析:

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解析——以溶解度为例

定义

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,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,用字母S表示,单位为克(g)。

影响因素

温度: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,如硝酸钾;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,如氯化钠;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,如熟石灰。

溶质和溶剂的性质: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,同一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。

压强: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,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。

溶解度曲线

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。从溶解度曲线中,我们可以获取以下信息:

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:直接读取溶解度曲线上的点。

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:比较溶解度曲线在同一温度下的位置。

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:观察溶解度曲线的斜率。

判断物质的溶解性:根据溶解度的大小,可以判断物质是易溶、可溶、微溶还是难溶。

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

饱和溶液:在一定温度下,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,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,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。

不饱和溶液:在一定温度下,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。

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

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:增加溶质、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(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)。

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:增加溶剂、升高温度(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)。

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

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,而溶解度是溶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。两者之间的关系是:在相同温度下,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,且其数值等于溶解度与(100+溶解度)之比。

示例

已知硝酸钾在20℃时的溶解度为31.6g,求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。

解:根据溶解度的定义,20℃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.6g硝酸钾。因此,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:

[ \text{溶质质量分数} = \frac{31.6\text{g}}{100\text{g} + 31.6\text{g}} \times 100% = 24.5% ]

3321助学-家教信息发布平台是专业的家教信息免费发布平台,教师、985/211以及优秀的在校生可以入驻平台,家长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挑选合适的教员和发布需求。

关闭
关闭
关闭
right